【48812】业主购买地下储藏室 交给时却傻眼:公摊面积居然超65%!
近来,淮安市民杨先生向我苏网反映,自己两年前购买了一套21多平方米的地下储藏室。可在交给时,他发现该储藏室实践丈量仅有6平方米左右,公摊面积达65%以上,自己当场傻眼。
2018年8月,杨先生在淮安市中南珑悦小区某栋购买了负一层的储藏室,总价4.4万余元,建筑面积21.82平方米,2020年末交给。可是小区交给时他才发现,其时约好近22平米的储藏室,自测面积仅为6平方米(不包括墙体)。
和杨先生状况相似,业主王先生购买的109号储藏室,建筑面积为23.87平米,经过自测,使用面积缺乏8平米。
记者查阅两位业主储藏室购买合同后发现,合同内注明,杨先生储藏室使用面积为7.42平米,王先生储藏室使用面积为8.12平米,公摊面积达65%以上。
尽管储藏室“得房率”很低,但房子共用修理基金等各类费用仍需按着建筑面积核算,两位业主直呼“吃亏了”。王先生说,“尽管使用面积就这么一点,可是修理基金、物业费都是依照20多平方米的面积来交。”
淮安市淮安区房子买卖中心部属的淮安市现代房地产测绘有限公司负责人魏晓强表明,地下储藏室过道面积大、楼梯间、电梯间、水电井都要占用公摊面积,因而,公摊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份额往往超越一半。并且,国家关于地下部位的公摊份额没有上限要求。
“地下室里边共用的规模太大了,这栋楼负一层的车库总共只要19个,其它部位都是用于分摊,国家关于地下室的公摊面积没有占比规则,这个都是按合同认购的。”魏晓强表明,测绘面积也是在当地房管部分存案经过的。
对此,北京市盈科(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赛以为,在购买不动产时,顾客一定要细心查阅买卖合同后再签约付款,“买房人购房一般便是重视房子的位于、户型、价格,还有房子的面积,面积就牵扯到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当事人应该了解合同上的信息,不能没有重视,就在合同上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