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2025深珠通道一手消息(持续更新)

  伶仃洋通道(深珠通道)是我省规划建设的珠江口跨江通道之一,规划为公铁复合通道。其中,公路通道已纳入国家公路网规划、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0-2035年)。有关部门已牵头组织并且开展伶仃洋通道(深珠通道)工程方案研究。

  2025年2月21日,广东省发改委公布《2025年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部门预算》,明确将“深珠通道前期研究(跨珠江通需求与通道布局适配性研究)”纳入支出预算。2025年深圳将大力推进深珠通道前期工作。

  深珠通道,又称“伶仃洋通道”,东起深圳市前海,跨越珠江口,西至珠海高新区,位于深中通道与港珠澳大桥之间,距深中通道约12公里,距港珠澳大桥约20公里。深珠通道是广东规划建设的珠江口跨江通道之一,规划为公铁复合通道,兼具高铁、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功能,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条跨海公铁两用通道。

  在初期的工程讨论中,深珠公路通道:规划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连接深圳前海与珠海金鼎,已纳入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0—2035年);深珠高铁:始于深圳西丽站,跨越伶仃洋至珠海,于珠海市高新区北围片区设珠海北站,向西延伸至珠海中心站(鹤洲),线公里;深珠城际:始于深圳前海站,于珠海市高新区后环片区设站,与珠斗城际、深惠城际贯通,线公里,已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

  深珠通道工程一直非常关注。自去年以来,深圳、珠海两市均全力推进项目实施,具体细节和推进计划逐渐明朗。

  2024年12月27日,交通运输部在“中国经济高水平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提及2025年重大工程计划中,深珠通道被列为重点谋划项目,力争加快项目前期工作。

  2025年2月17日,深圳发布的《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设计(2021-2035年)》提到,共建相互连通的湾区交通网络,保障环湾集聚的城际轨道交通互联网空间。其中提到,规划布局深珠城际等铁路,打造“轨道上的1小时深圳都市圈”。

  在日前召开的珠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珠海方面也明白准确地提出,2025年,珠海将推进深珠通道等一批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动深珠(澳)高铁等项目纳入“十五五”规划,强化与港深极点、广佛极点的便捷联通。

  目前,深珠通道已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和《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0年-2035年)》。深圳和珠海已分别启动了伶仃洋通道两侧连接线规划方案的编制并做好了空间预留。

  2024年通车的深中通道,打开了粤港澳大湾区内湾纵连的黄金通道。下一步,深珠通道的规划建设,将逐步加强深圳对珠江西岸的辐射作用,同时实现大湾区深港、珠澳两极快速直连。

  深珠通道作为公铁复合型跨江通道,将填补珠江口现有交通网络的结构性空缺,与深中通道形成互补,完善珠江东西岸跨江通道体系。通道内规划的深珠城际铁路将可望实现深圳到珠海30分钟直达,逐步推动“轨道上的深圳都市圈”建设,深圳作为大湾区交通枢纽的地位将进一步强化。

  在经济辐射力方面,通过连接深圳的科学技术创新资源与珠江西岸的制造业基础,未来将形成“深圳研发+珠海制造”的产业协作模式,加速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整合,加快形成黄金内湾的“1小时经济圈”。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深珠通道】获取深珠通道一手消息,包括规划、开工建设、最新进展等。

  深惠城际五坂区间(五和站—坂李工作井区间)10#联络通道顺利贯通,将有效缩短项目建设工期,为冲刺全线贯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深珠通道已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和《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0年-2035年)》。深圳和珠海已分别启动了伶仃洋通道两侧连接线规划方案的编制并做好

  深珠通道是广东规划建设的珠江口跨江通道之一,规划为公铁复合通道,兼具高铁、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功能,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条跨海公铁两用通道。

  伶仃洋通道(深珠通道)是我省规划建设的珠江口跨江通道之一,规划为公铁复合通道。深圳和珠海已分别启动了伶仃洋通道两侧连接线规划方案的编制并做好了空间预留。

  根据常规交通设施的照明管理,目前深中通道的路灯照明主要结合日出日落时间和白天光照情况来开启,例如,冬季可能较早亮灯,夏季可能稍晚。

  深中通道全线为高速公路,包括长距离桥梁和海底隧道,通行条件复杂。由于摩托车的安全性和稳定能力在高速行驶条件下相比来说较低,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目前禁止摩托车通行深中通道。

  东人工岛上高速公路、隧道、运营管理设施密集,无法对外开放;西人工岛则面积有限,无法像其他高速公路的服务区一般直接向公众开放,但正在研究预约集中开放参观的办法。

  深中通道全线属于高速公路,根据交通法规,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如人工岛、隧道等)均不允许车辆随意调头。

  目前管理方根据运营管理的实际要,对全线景观照明进行适当调整,于深夜、凌晨等有可能会出现行车疲劳的时段开启天幕等设备。

  目前管理方根据运营管理的实际要,对全线景观照明进行适当调整,于深夜、凌晨等有可能会出现行车疲劳的时段开启天幕等设备

  2025年2月10日起至2025年10月30日期间,每天0时至24时,禁止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在妈湾跨海通道妈湾海底隧道通行。

  本次项目规划设计条件研究方案公开展示时间为30个自然日,自2025年1月18日至2025年2月16日止。

  本地宝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地宝无关。它的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信息没有经过本站证实,本地宝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己检查相关内容。

  伶仃洋通道(深珠通道)是我省规划建设的珠江口跨江通道之一,规划为公铁复合通道。其中,公路通道已纳入国家公路网规划、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0-2035年)。有关部门已牵头组织并且开展伶仃洋通道(深珠通道)工程方案研究。

  2025年2月21日,广东省发改委公布《2025年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部门预算》,明确将“深珠通道前期研究(跨珠江通需求与通道布局适配性研究)”纳入支出预算。2025年深圳将大力推进深珠通道前期工作。

  图源:深圳前海在初期的工程讨论中,深珠公路通道:规划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连接深圳前海与珠海金鼎,已纳入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0—2035年);

  :始于深圳西丽站,跨越伶仃洋至珠海,于珠海市高新区北围片区设珠海北站,向西延伸至珠海中心站(鹤洲),线公里;

  “超级工程”进展全面提速深珠通道工程一直非常关注。自去年以来,深圳、珠海两市均全力推进项目实施,具体细节和推进计划逐渐明朗。

  2025年2月17日,深圳发布的《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设计(2021-2035年)》提到,共建相互连通的湾区交通网络,保障环湾集聚的城际轨道交通互联网空间。其中提到,规划布局深珠城际等铁路,打造“轨道上的1小时深圳都市圈”。在日前召开的珠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珠海方面也明白准确地提出,2025年,珠海将推进深珠通道等一批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动深珠(澳)高铁等项目纳入“十五五”规划,强化与港深极点、广佛极点的便捷联通。目前,深珠通道已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和《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0年-2035年)》。深圳和珠海已分别启动了伶仃洋通道两侧连接线规划方案的编制并做好了空间预留

  深珠通道作为公铁复合型跨江通道,将填补珠江口现有交通网络的结构性空缺,与深中通道形成互补,完善珠江东西岸跨江通道体系

  在经济辐射力方面,通过连接深圳的科学技术创新资源与珠江西岸的制造业基础,未来将形成“深圳研发+珠海制造”的产业协作模式,加速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整合,加快形成黄金内湾的“1小时经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