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女孩吃了半包干燥剂妈妈的急救措施医生:平时没少用心
作为家长,我们都很关注孩子在“衣食住行”每个方面的情况,尤其是在“食”方面,更是格外注重。正所谓“病从口入”,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对很多食物的不了解,轻易造成误食危险的食品,威胁身体健康。
因此,教导孩子认识食品安全并学习相关的急救知识,对于每个家长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4岁的女孩新新在家里玩耍时,由于父母正在煮午饭,她自己跑到橱柜里找糖果吃,结果意外地发现了一包干燥剂。出于好奇,她打开了干燥剂并吃了半包。
父母听到新新说“不好吃”的声音,赶紧查看,发现她误食了干燥剂。新新的妈妈立即拿了大量牛奶让她喝下,然后迅速将她送往医院急救室。
医生检查后听说了青青妈妈的急救措施,表示新新妈妈的急救措施非常及时,平时为了孩子的健康,没少用心。正是因为她平时对孩子的健康高度关注,才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
通过这一个故事,我们大家可以看到,在孩子发生意外时,家长冷静应对、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是多么重要。
干燥剂是家庭中常用的防潮、防霉用品,其种类多样。当孩子误食干燥剂时,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查看干燥剂的成分。
如果干燥剂是无色透明的小球,通常是硅胶干燥剂,这种干燥剂对人体无毒,可通过“排便”排出体外。若孩子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应及时送医。
当家长无法确定干燥剂的类型,或发现干燥剂含有生石灰成分时,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生石灰干燥剂可能灼伤口腔或食道,导致皮肤和黏膜损伤。这时,应立即让孩子喝大量牛奶以稀释干燥剂,然后迅速送医。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传递给孩子“吃什么要先问家长”的习惯。不断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并向他们解释这些物品的危害。
此外,对于家中存在的危险品,家长要提前告知孩子这些物品的形状和位置,让孩子学会识别和避开这些危险品。
当家中带有食品干燥剂的密封物被带回家时,假如发现袋子中是石灰干燥剂等有害成分,家长应立即将其丢弃。如果必须保存这些干燥剂,应将其放置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避免发生危险。
当家长发现孩子误食危险食品时,一定要冷静行事,稳住情绪。在前往医院的路上,通过已知的急救知识对孩子进行紧急处理,或者利用互联网快速查找急救措施。更重要的是,家长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相关的急救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在家中设立一些安全规则,比如:未经家长允许,不能吃任何不认识的食物;发现不明物品,要及时告知家长等。通过这一些规则,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意识。
通过讲故事和玩游戏的方式,向孩子传授食品安全知识。例如,可以讲述一些误食危险物品的故事,帮助孩子认识到误食带来的后果;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怎么样应对紧急情况。
定期和孩子一起复习食品安全知识,确保他们牢牢记住这些重要信息。能够最终靠问答的方式,检查孩子的理解和记忆情况。
保障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是每个家长的重要责任。在“食”方面,家长不仅要注意日常饮食的健康,还要预防孩子误食危险物品。
通过教导孩子认识危险品、立即处理家中的危险品,家长可以大幅度减少意外发生的可能。同时,家长自身也需要学习急救知识,做好应急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声明: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刊载此文是出于传播知识传递信息的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作者简介:果妈,家庭教育指导师,专注分享育儿知识、亲子教育经验、婚姻家庭感悟,欢迎关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